“我每天為了照顧孩子忙得團團轉,你們男人就不肯學煮一次飯?”
“我平時為家打拼這么辛苦,難得下班就不能休息一下?”
2014年,90年上海姑娘孫琳與丈夫馮浩領證一年,兒子樂樂意外出生。“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只得停工在家,學當半夜喂奶、單手換尿布、拍嗝、哄孩子的“全能媽媽”;負擔起80%以上家庭經濟開銷的頂梁柱馮浩肩上的膽子更重,“給寶寶買奶粉、買尿不濕、買衣服哪樣不要錢?”,還有每月6000多元的房貸。為了盡早還清貸款,馮浩賣力工作頻頻出差,而這讓孫琳不滿。
漸漸地,生活的壓力幾乎讓這對年輕夫婦無法喘息。一天傍晚,竟因“誰來做晚飯”大吵一架。居委會派調解員出面調停,以家庭經驗勸小兩口學會處理自己的壓力,并且在婚姻中學會相互理解。“其實很多事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調解員送給新手爸媽一口蘇泊爾壓力快鍋,鼓勵他們彼此分擔家務,共同操持家庭。
盡管這只是一個個案,卻是都市年輕人的家庭縮影。作為社會的新生代,他們步入新的工作崗位,而在家庭中,他們面對丈夫、妻子——全新的家庭角色。年輕夫妻成為內外壓力的“三明治夾層”,甚至是“誰來做飯”這類瑣事都有可能成為“愛情巨輪”說沉就沉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登記363.7萬對,比上年增長3.9%,自2003年以來,我國離婚率已連續12年逐年遞增,從2004年的1.28%遞增至2014年的2.67%。
同時,據某婚戀交友網站發布《2014-2015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指出,離婚的人群中,80后成了主力軍。個性鮮明的他們對待婚姻的態度與父輩不同,對于家務瑣事的處理特立獨行,最不善“修補婚姻”。新一輪房價猛漲,買房不易
“你們結婚了那么久,還不買房呀?”這是上海女婿最怕聽到丈母娘說的話。2016年剛開始,眾籌買房、“首付貸”等金融杠桿的入市,政府“降首付、降利息、降稅”等購房政策的實施,使年輕且準備購房的夫婦們迎來了樓市的一輪上漲。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2月,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漲幅繼續擴大。一、二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漲幅分別擴大0.5和0.1個百分點。其中深圳房價連續3個月“暴漲”,最高漲幅超57.8%,緊跟其后的是上海和北京,上漲勢頭也不容小覷。
在此背景下,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夫婦呈現出一種矛盾狀態:他們有理想、有能力、渴望能夠改變未來,卻又因房子缺乏安全感、進退兩難、焦慮不安。即便貸款買了房,每個月的高額房貸也讓他們步履沉重。
百萬養娃成本,壓力山大
好不容易買上房子了,孩子的事又立馬被提上日程,世界變化太快。
對象還沒找到,“晚婚假”就要取消了;錢還沒有準備好,“全面二孩”政策就要正式實施了。以前想生不能生,而現在更多的是想生不敢生。育兒成本逐年水漲船高,甚至超過薪酬增長的速度。還有令人頭皮發麻的“催娃”緊箍咒:“你不生娃,爹媽不敢死!”
當你成為“孩奴”,還需負擔一筆苦甜摻半的糊涂賬。據《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不完全統計,北京養育一個孩子到成人的成本最高達276萬;上海247萬元次之。但這里僅統計了懷孕、產后養子、基本教育經費、生活費用等9項內容,如果還要海外留學,那至少還要增加上百萬的成本。
“柴米油鹽”成為婚姻“軟肋”
為保證房貸、收入的穩定、生得起“二寶”,“柴米油鹽”成為了雙職工家庭眼前誰也無暇顧及的“茍且”。但婚姻的維系卻正是來自于這天長日久的細節經營。
《2014-2015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80%女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出外能賺高工資,進家能換尿不濕”,65%男性希望配偶會做飯。
誰都希望自己的配偶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但是雙職工家庭,家務誰來做?“全職主婦”正在變成“稀有物種”,家務活由兩人各自分擔正成為新常態。可相比起更加獨立的“70后”、“60后”群體,一部分“80后”家庭和相當一部分“90后”家庭在婚姻生活中的最大“軟肋”,正是這看似簡單的家務活。
與老人同住是一些年輕夫妻會選擇的辦法,但減輕負擔付出的代價是帶來了代際差異、婆媳關系的問題。2016年2月,CCTV“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結果出爐。受訪人群認為,婆媳關系對“幸福感”影響很大。
“七年之癢”變成“五年之癢”
種種壓力之下,婚姻的維持顯得艱難重重。一項針對國內主要城市的調查顯示,年輕人中有65%的受訪者選擇在30歲以后結婚,91%的認為婚姻是件壓力很大、很麻煩的事。
據《2015年中國人婚戀調查報告》顯示,在婚姻生活中,“七年之癢”已經變成“五年之癢”,婚后3-5年出現危機的比例最多。婚齡3-5年的調查者中有11.1%的人表示下輩子不要和對方在一起了,另外更有8.9%的人決定下輩子干脆不結婚。
看來道阻且長,婚姻這圍城,你還來不來?
情感專家陸琪曾提出婚姻中最大的殺手是感情中不愿意為對方作出妥協。在雙方壓力的對沖下,自我的年輕夫婦應該學會適度的忍耐,等情緒消化后尋找問題的根源,從而理性的解決而不是任由情緒的宣泄。
而面對現實中存在的買房、生娃和家務分擔這些壓力,夫婦們需要學會根據現有的經濟條件和家庭狀況作出合理的分配與調整,通過科學的理財計劃、工作時間錯峰、利用智能家居工具等方式來分解壓力。
除此之外,據通過40年的臨床實踐,12個研究項目,采集3000多對夫婦/情侶的經驗數據研究而成的高特曼方法(The Gottman Method)建議,每天花20分鐘來練習表達對對方的欣賞,30分鐘來處理我們內心長期的脆弱(enduring vulnerabilities)可以幫助緩解壓力、緩和矛盾。另外,建起每個人的心理工具箱里和提示表,收集表揚伴侶的100個形容詞總清單,以及避免爭吵中使用令人無法承受的詞語,也是實用的建議。
南方周末